
❤️你以為孩子在放電,其實是在發展能力!學齡前孩子多運動的5大黃金好處❤️祝媽媽們母親節快樂❤️
剛好小李老師Po”運動預防3C成癮”,這週正好寫出這篇文章,其實我平常只要有空,我就會在放學後帶著孩子們到外面走走。
有時候只是附近繞繞在路上邊聊邊分享,有時候會去公園跑跑跳跳、玩耍,即使有一點點熱我覺得也沒關係,讓他們在自然中釋放壓力、流點汗。
我一直相信那句老話:「讀萬卷書,不如行萬里路。」
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,身體的行動力,其實就是他們的學習力。
但大家知道嗎?
孩子「動起來」的這件事,遠比你想的還更關鍵!
❤️為什麼學齡前的孩子要多運動?❤️
在2~6歲這段時間,孩子的神經系統、大腦結構、情緒迴路和語言能力都還在高速發展。
這時候的運動,不只是「放電」而已,更是孩子用全身去建構自我與世界的方式。
根據兒童發展專家的研究,身體活動會同時刺激孩子的感覺統合、語言區、情緒穩定區與大腦前額葉功能區域。這些區域,正是學習力、穩定度與適應力的關鍵。
以下,就讓我們一起看看「學齡前孩子多運動的5大好處」!
✅1. 建立身體控制力
•運動過程中,孩子會自然發展出大小肌肉群的協調性,例如走、跑、跳、爬。
•這些活動能幫助孩子更清楚地掌握自己的身體,也降低跌倒、撞傷等意外發生的風險。
✅2. 幫助大腦發育與語言發展
•身體活動會刺激腦部多個區域同時啟動,特別是和語言與記憶相關的區塊。
•在戶外的互動情境中,孩子會更自然地模仿語言、學習表達,是語言發展的重要契機。
- 促進情緒穩定
•多運動能幫助孩子釋放壓力、焦躁與過多能量,情緒自然較為穩定。
•同時,規律的身體活動也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,減少夜間爆哭或日間無理取鬧的頻率。
✅4. 培養社交能力與自信
•戶外活動中,孩子會學到輪流、等待、合作、解決衝突,這些都是日後人際互動的基本功。
•當孩子完成一項挑戰(例如爬上滑梯、跳過石頭),也會產生自然的成就感與自信心。
- 建立探索與自主感
•大自然提供比室內玩具更豐富的刺激,從風吹草動到石頭水窪,都是孩子學習的起點。
•在戶外活動中,孩子會逐漸建立起「自己能決定做什麼」的能力,這是自主與獨立的基礎。
❤️結語:別怕他髒、別怕他跑,因為他正在成為更好的自己❤️
我們常說要「陪孩子讀書」,卻容易忽略了~孩子在操場上、在草地上、在泥土裡奔跑的每一步,都是他在讀「生活的書」。
與其逼孩子安靜坐著學,不如讓他在自然中動起來;
因為在「動中學」,他正在學會自我控制、表達情緒、與人互動,以及探索世界。
所以,下一次當孩子喊著「我要出去玩!」也許你可以笑著點頭,因為你知道:
他不是在玩而已,他正在長出能力,正在準備迎接未來的每一步。
你以為孩子在放電,其實他正在發展能力!
學齡前孩子多運動的5大黃金好處
平常只要有空,帶著孩子們出去走走。有時散步、有時去公園跑跳、爬滑梯,不只為了放電,更是讓孩子「用身體去學習」。
對學齡前孩子來說,運動,不只是活動筋骨,更是打開大腦、語言、情緒、社交力的黃金鑰匙!
來看看這5個「越動越強」的關鍵好處吧:
【1. 建立身體控制力】
跑跳爬滾,都是肌肉與協調力的訓練場!
孩子越動越靈活,也更不容易跌倒撞傷!
♂️♀️🏃♂️
【2. 幫助大腦與語言發展】
大腦越動越靈活,說話也更順!
在玩中學語言,比坐著更有效!
🧠🗣️
【3. 促進情緒穩定】
情緒滿出來?就讓他動一動!
運動能釋放壓力,幫助孩子穩定、晚上也更好睡!
😌🛌🌈
【4. 培養社交與自信】
玩遊戲學輪流、挑戰成功增自信!
和小朋友一起玩,是最自然的人際學校!
🤝🏅
【5. 建立探索與自主感】
風吹草動都是學習,孩子越玩越懂得自己要什麼!
他不只在跑,也在成長!
🍃🦋🪁
別怕他髒、別怕他跑,因為他正在學會怎麼成為更好的自己!讓孩子自由地動起來,就是最棒的投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