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業管理的最佳實作課:從做家事開始!

要苦也不能苦孩子?

打工實習,是最佳的商業管理實作課。聽到這句話,有些爸爸媽媽會有疑問,

孩子年紀那麼小,可以讓他們去打工嗎?我認為,所謂的打工實習指的並不是直接去外面工作,而是擁有勞務付出的體驗。

而培養孩子的商業思維,「做家事」,就是一個理想的起點。

多數的華人父母,總有「要苦也不能苦孩子」的迷思,生活上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,處處不讓孩子動手,希望孩子專注在課業上就好,但是,這樣真的對孩子好嗎?

我將在這篇文章中,分享從家庭生活中培養孩子商業管理概念的方法,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實用技能,增進親子關係。

家不是找到,而是共同建造的

父母是孩子生活的引導者。而我們總是想為他們提供最好的,在孩子年紀小的階段,讓孩子參與家務,是培養他們獨立性和責任感的關鍵,就是孩子一生中最好的禮物。

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給孩子一些能力範圍內的小任務,像是整理玩具、幫忙摺衣服,如果順利完成,身為父母的我們也不要吝於給孩子鼓勵,讚美孩子。這麼做不僅培養了孩子的生活技能,也讓他們體會到自己的努力有助於家庭運作。

當孩子從小學會如何分擔負擔責任,也是他們未來發展商業思維的基礎。

理財觀念的灌溉

除了家裡的小任務,外出時,也可以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來培養孩子對金錢的敏感度。例如,帶著孩子一起購物時,可以讓他們參與挑選商品,了解價格差異,或讓孩子幫忙結帳等。這樣的體驗不僅是學習,更是在生活中和孩子建立關係與互動的機會。

善用機會教育培養他們財務的概念,才不會讓孩子變成吃米不知米價的小皇帝、小公主。這不僅是在教導孩子理財,更是開啟他們未來投資與金錢觀念的鑰匙。

閱讀更多:小孩金錢觀怎麼教?一個生活中的小遊戲,「玩」得有效又有趣!

打破廚房禁區,培養孩子責任感

廚房不只是美食的創作空間,更是培養孩子獨立性和探索精神的好地方。

我知道多數爸爸媽媽會因為危險、油煙重,不讓孩子進廚房。但是我認為,人類要生存,需要物質為基礎,吃飯更是基礎中的基礎,且孩子的好奇心總是想要探索更多未知的領域,父母不妨在安全的範圍內,讓孩子參與廚房事務,將會是難忘的學習體驗。

從挑選食材、洗菜到協助烹飪,讓孩子當廚房裡的小幫手,不僅能夠培養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,更能夠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信賴,拉近親子關係。在過程中,爸爸媽媽可以教導孩子食材的營養價值,以及烹飪的步驟,讓孩子對自己平常吃的食物有更深的認識。

​廚房中的家事教育,既豐富了孩子的生活,也在無形中培養孩子分擔家務的責任感,訓練孩子從安排事情先後順序到獨立思考的能力。

生活就是最好的實習場所

做家事不僅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最佳途徑,更是建立商業管理基礎的起點,先從幫忙爸媽、家庭開始,再到幫助他人、甚至貢獻社會。

爸爸媽媽應該將生活、成長環境,視為孩子最好的實習場所,讓孩子在實際行動中學習,培養商業管理、合作互助、獨立思考的思維。

​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為孩子的未來奠定基礎,也讓他們在將來面對社會時更具競爭力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