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時間與金錢
時間就是金錢,我們都知道。通常,擁有良好時間管理能力的人,都能進一步管理好自己的金錢。我常常跟孩子分享,
生活中有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:一是擁有良好的價值觀跟品格,二是管理好自己的金錢,三就是管理好自己的金錢。
不過孩子這麼小,爸爸媽媽也許會想,該怎麼教孩子時間管理的能力呢?我認為以遊戲的方式,讓孩子親身體驗「時間」的概念是什麼,再實際應用到生活中,是最有效的方法。
因此,我將分享我常常和孩子玩的一個小遊戲——時間挑戰賽。希望可以幫助各位爸爸媽媽,和孩子一起玩玩看。
時間挑戰賽
我會在孩子放學回家後,和孩子玩「時間挑戰賽」這個遊戲。我會透過提問的方式和孩子一起討論,讓孩子思考以下問題:
- 我今天要完成哪些任務?
- 每個任務要花多久的時間?
- 我會如何安排這些任務的順序?
等到達約定的時間,再和孩子一起回顧,這兩到三個小時,完成了哪些任務呢?如果來不及完成的話,可以做什麼調整,幫助他們在下一次挑戰賽中順利達成目標呢?再以下列三個面向,幫助孩子培養時間管理的觀念。
培養時間感
「時間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,吃冰淇淋的五分鐘,跟等待下課的五分鐘,對孩子來說的體感長度完全不同。所以透過這個遊戲,可以讓孩子親身體驗每件事大概需要多久的時間,幫助孩子建立時間感。
比如,孩子原本預估寫功課只要十分鐘,但實際上卻花了三十分鐘。在回顧這個情況時,爸爸媽媽可以提醒孩子,未來分配給寫功課的時間要多一點。
不需要要求孩子立即做對,而是通過一次次的挑戰賽,讓孩子越來越準確地分配每項任務的完成時間。
N字法則
時間管理很重要的觀念,就是懂得分辨事情的輕重緩急、先後順序。
除了和孩子玩挑戰賽,日常生活中我也會和孩子分享「N字管理法則」,就是將事情分成「重要又緊急」、「重要但不緊急」、「不重要但緊急」、「不重要又不緊急」四個格子,並從右上角開始,分配事情的優先順序。
比如,完成今天的回家功課,屬於重要又緊急的事情,需要優先完成;玩玩具就是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事情,等其他事都完成後再來看也沒關係。
在介紹N字管理法則時,我會透過提問,讓孩子想一想,生活中的各項事情,分別是屬於這四個格子中的哪一格呢?並幫助他們區分。同時也提醒孩子,除了重要又緊急的事情,我們還應重視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,像是學習語言、培養運動和閱讀的習慣等。這些我們常常覺得等有空再做,結果卻容易忘記的事情,都是需要一天一天花時間慢慢累積的。

▲與孩子討論的N字法則白板
自律才能自由
自律的人,才擁有選擇;擁有選擇的人,就擁有自由。
時間挑戰賽並不代表需要把孩子所有的時間都填滿,最好是抓二到三個小時,培養孩子的專注力,並將重心放在遊戲後的檢視。
如果當天孩子順利地在時間內做完所有該做的事情,沒有分心先進行不重要又不緊急的玩樂,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有三十分鐘的自由時間,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比如玩玩具等。
透過獎勵機制,不僅可以鼓勵孩子下一次更妥善地分配時間,還能讓孩子明白自律、有效率地完成事情,也是時間管理的一部分。
時間就是金錢
除了日常的時間挑戰賽,我還會抓住生活中的例子和孩子分享時間與金錢的關係。
舉例來說,我帶孩子去排隊買便當時,我問孩子前面還有幾個人?「10個!」孩子回答我,「如果一個人要等5分鐘,這樣總共要等多久呢?」我又問,「50分鐘!」於是我問孩子:「你願意花50分鐘的時間等一個120元的便當呢?還是去買其他東西吃呢?」讓孩子思考時間與金錢之間的關係。

▲與孩子排隊等便當時,機會教育時間與金錢的觀念。
又比如,今天要去南部,我會告訴孩子,我們可以選擇搭高鐵或是開車。若是選擇搭高鐵,會花費比較多的錢,但可以比較快到達;自己開車會花比較少錢,但就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到達。這時候,我們就需要選擇要花錢買時間,還是省錢花時間,讓他們了解時間就是金錢,甚至多數時候,時間比金錢更難買。
在這個節奏飛快的世代,時間顯得更加重要,但也更容易被浪費掉。一寸光陰一寸金,寸金難買寸光陰,錢可以再賺,但時間走了就一去不回頭。從小培養孩子時間管理的能力,也是間接培養孩子未來管理金錢的能力,幫助孩子做出最聰明、得以平衡兩者的選擇,讓我們與孩子一起學習當時間的主人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