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孩子不知道該存錢?延遲滿足,累積財富:培養孩子的金錢智慧

什麼是延遲滿足?

財富累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「時間」,再怎麼小的錢,經過時間的累積,也會變成大錢。那為什麼孩子不知道該存錢呢?

首先,是因為他們沒有體驗過賺錢的不容易,對錢的流動和來去都沒有感覺。只要孩子發現,當他們一開口,爸媽就會給他們金錢,就很難養成正確的金錢觀念。其次,孩子沒有親身體驗過一點一滴存錢的過程和延遲滿足的快樂。

對於前者,我之前曾分享過「零用錢自己賺」的方法。今天,我想向各位爸爸媽媽分享的是「延遲滿足」的概念:

延遲滿足就是教孩子學習等待,不讓孩子馬上就得到想要的東西,培養孩子耐心等待的品格

無論在哪個年齡層,「珍惜」都是最核心的概念,父母多費心,讓孩子知道「資源有限」學會珍惜都非常重要。學習等待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在最終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時,更加懂得珍惜。

閱讀更多:我該給孩子零用錢嗎?關於零用錢,爸媽請先思考三大問題

培養孩子累積財富的習慣

第一步:開立兒童帳戶,銀行中的金融教育

培養孩子存錢習慣的第一步,就是帶著孩子到銀行開立屬於孩子自己的兒童帳戶。告訴孩子,之後可以把錢存在這個屬於他的帳戶。尤其是過年會領到的大筆壓歲錢,我會與孩子討論,存進銀行和拿去消費的比例,讓孩子明白財富是不斷累積而來的。

同時,我會善用帶孩子到銀行開戶的機會,提出問題讓孩子思考「為什麼要把錢存在銀行?」並向孩子解釋「利率」的概念,在銀行裡,帶孩子認識活存、定存的存款利率為何有不同,以及如何填寫存款單、取款單,以及如何匯款等的銀行業務。

透過實際走一趟銀行的過程,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抽象的金融觀念,同時累積更多的財務知識。

▲帶孩子到銀行認識銀行業務,並自行操作提款機

第二步:投資房地產與存款的取捨

現今社會上,有不少大人會把儲蓄拿去投資、買房子,想要保值進而增值。其實我們都知道,真正保值的不是房子,而是房子下面的土地。或許很多人會認為,現在貨幣不斷貶值、房價不斷漲,買房是最好的投資工具。

但我認為,在一開始,沒有必要灌輸孩子這樣的觀念。反之,向孩子介紹「緊急備用金」更為重要。

我們都知道,房子屬於不動產,不動產變成流動資金需要時間。可以引導孩子思考,當我們緊急需要用錢時,不動產投資與緊急備用金,哪個可以更快速地幫助到我們呢?再告訴孩子,房子需要賣掉轉換成現金的時間,還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。但銀行裡的緊急備用金,至少有可以生活六個月的存款,確保需要時能夠馬上領出來使用藉此,讓孩子明白投資與存款的比例,也需要聰明地分配。

第三步:設立目標,制定計畫

要實現延遲滿足,我們需要控制生活中的消費,避免一拿到錢就毫無節制地亂花。然而,我們也要理解孩子有自己想要買的東西,一味地存錢並不是我們想要教導孩子的金錢觀。

因此,我會鼓勵孩子制定存錢的目標。例如,如果孩子想要一個價格較高的東西,我會問他,如果想要買這個東西,需要存多久的錢?為了達到這個目標,需要自己賺多少零用錢?同時,在生活中是不是需要節制一下不必要的花費,例如減少一些小零食的購買呢?

如果父母只是給孩子任何他想要的東西,卻不教他如何努力換取,就是在增強他們「受之無愧、理所當然」的心態。因此,如果孩子真的為此改善消費習慣,並達成存錢目標,父母就可以在與孩子討論後,讓孩子把錢領出來買當初想要的玩具。

累積財富是一場旅程,而不是瞬間的成就。在培養孩子的金錢智慧過程中,我們不僅要傳授理論知識,更要讓他們透過實際體驗學習。這樣的目標設立方式讓孩子從大目標為基礎,思考如何透過小習慣達成,讓孩子存錢時更有動力。

開啟累積財富的旅程

我常常會跟孩子分享一個觀念:「重點是存多少錢,而不是賺多少錢。」存多少才能決定自己的未來。一個人再怎麼會賺錢,但不斷揮霍,沒有存錢或理財的習慣,最終還是沒有錢;相反,一個人的職業賺得不是特別多,但懂得存錢、累積,就算沒有成為最有錢的人,至少不會窮困潦倒。

從延遲滿足的三步驟中,孩子會慢慢了解,財富流動與累積的規則,一開始從工作中體會到付出與回報的觀念,接下來讓他們理解節儉與存錢才能慢慢累積致富。簡單來說就是:不賺錢就沒有錢存,不存錢就無法累積足夠的錢來投資。

財富的累積需要時間、磨練和忍耐,而這正是培養孩子延遲滿足觀念的關鍵。透過開啟兒童帳戶、教育投資與存款的取捨、設立目標與實際計畫,讓孩子在未來能夠更加理性地處理金錢,並在人生的旅程中累積實質的財富。這是一份對孩子而言既珍貴又持久的禮物,將伴隨著他們迎接更美好的未來。

返回頂端